如何在不同形式的資源之間合理分配有限的資金,使館藏結構更加完整,滿足讀者不斷變化的需求,是圖書館管理決策的一個重要維度。統計數據是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重要工具。數字可以說明一切,各種資源的利用可以量化成具體的數據,結果一目了然。例如,對于打印文檔,我們可以衡量每個文檔的借閱量、預約量、續借量、年周轉次數等指標。對看似不能滿足讀者需求的文獻,也要沿著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逐級分析,找出問題的原因,如份數不足、存放地點不合理、排架錯誤,或者學科對文獻需求的變化,幫助圖書館管理者提高資源建設水平。
二、提升服務水平,實現“讀者滿意”
《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條例》第三條規定:“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當積極采用現代技術,實行科學管理,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,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,為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信息保障。”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業務流程具有以下特點:
1、圖書館的服務具有“模糊性”
比如閱覽室面向讀者的參考咨詢服務,可能涉及館內外幾個部門,因為讀者的問題千差萬別。對于如何處理讀者咨詢,很難在服務流程上做出統一規定。服務人員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流程,甚至“我的動作構成了工作流程”。過去,圖書館往往用態度、微笑等軟指標來衡量館員的工作,無形中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實際效果。六西格瑪要求識別工作流的“真面目”,并將其標準化、量化。
2、圖書館的服務具有“專業性”
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可分為一般咨詢和專業咨詢。前者回答與圖書館基本規章制度相關的常識性問題,后者要求館員具備相應的專業背景和專業水平。用量化的方法來衡量績效,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中的隨機性和模糊性,有助于圖書館形成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規范,鼓勵館員在工作中用觀察和思考來代替武斷和習慣。
3、服務具有“靈活性”
信息時代,讀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,滿足讀者需求的服務可以是傳統印刷文獻的借閱,也可以是電子文獻的下載傳遞。可以是上門服務,也可以是遠程服務;可以是即時服務,也可以是預約服務。
三、提高人員素質,創造學習型的組織文化
六西格瑪管理建立在廣泛溝通的基礎上,可以創造出真正支持團隊合作的管理架構和環境,突破職能部門設置的壁壘。通過使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,實現圖書館各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知識、技能、經驗的流通與共享,從而實現隱性知識的傳遞,提高館員的整體素質。
六西格瑪管理層所追求的質量改進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,而這種持續改進必須建立在員工素質持續提高的基礎上。所以有助于形成勤奮學習的組織氛圍。其實導入六西格瑪管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訓練學習的過程。通過組建骨干團隊實施六西格瑪管理,對全體員工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,讓大家了解和掌握六西格瑪管理的要點,充分發揮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。